我与冬残奥的故事:轮椅冰壶运动员陈建新与苦难冰上“博弈”

2022年03月11日 20:47:13 | 来源:新华网
|

   3月2日,陈建新在天坛公园传递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3月2日下午,北京天坛公园,全场观众的期盼中,9处火种共同汇聚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中国轮椅冰壶队员陈建新,成为在此传递冬残奥火炬的第一棒火炬手。

  “火炬将我内心的火点燃了,传递火炬就是向他人传递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陈建新说,随后他马不停蹄回到冬残奥村,为接下来的轮椅冰壶比赛做准备。

  2010年,年仅18岁的陈建新刚刚步入社会,享受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他高位截瘫,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陈建新坦言,随后两年的治疗和复健不见起色,他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见,甚至不配合医生。父亲带他四处求医,头发短时间内变白;四目相对时,陈建新心中常常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3月10日,中国队选手陈建新(左二)在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中掷壶。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一天晚上,陈建新想去厕所又没法自主行动,只能让八十岁的爷爷奶奶将他架起。看着他们花白的头发和蹒跚的脚步,陈建新感到十分愧疚,在心中暗暗发誓,要活出另一番模样。

  “生命中的偶然,是否就让命运无法改变?灾难降临了,是否就只能随波逐流?”他想通了一切,决定直面生活的艰难困苦,让微笑代替痛苦,让进取代替沉沦,让振作代替失意。

  在延庆区残联的帮助下,陈建新来到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身高臂长的他选择练习轮椅击剑项目,不过这项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早,选手水平普遍不错,陈建新体重轻、力量跟不上,越练越没有信心。

  2014年,北京组建轮椅冰壶队,陈建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转了项目,成为一名轮椅冰壶运动员。

  大理石材质的冰壶重达40斤,要坐在轮椅上用2米长的推杆推掷,对手臂和腰部力量要求很高,发力稍有不慎就会摔倒。

  中国队选手陈建新(左)在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中帮助队友闫卓扶着轮椅(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对普通运动员来说的一个简单动作,对于我们肢体残疾运动员来说,常常需要无数次重复练习才能掌握。”陈建新说,由于下肢没有知觉,冰壶训练场的温度又特别低,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训练,冻伤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陈建新与队友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冠军。2017年,他入选中国轮椅冰壶队,备战平昌冬残奥会。

  带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陈建新和队友克服低温、伤病等困难,在平昌冬残奥会上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遇到了实力强劲的挪威队。那是一场从始至终紧张焦灼的比赛,双方以5:5进入了加时局。

  “当时非常紧张,我作为三垒十分关键。”陈建新回忆,他细微挪动了几下轮椅,瞄准点位,计算推杆的力度,然后果断挥臂、出手,冰壶划出了美妙的弧线,滑入大本营,准确旋进红心。

  最终,经过团队默契配合,中国轮椅冰壶队击败对手,冬残奥会的历史上首次响起中国国歌,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冉冉升起。

  “平昌夺冠已成历史 从零开始奔向北京”,在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内,巨大横幅下,陈建新又进入了北京冬残奥会的备战周期。今年2月21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陈建新再次入选中国轮椅冰壶队的最终大名单。

  3月10日,中国队选手陈建新(左)在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中掷壶。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冬残奥会开幕式上,陈建新作为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宣誓。当天,他91岁高龄的奶奶特意穿上喜庆的大红色外衣,和家人一起全神贯注地守在电视机前。当看到孙子发言时,奶奶的眼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幸福的笑容挂满眉梢。

  开赛以来,中国轮椅冰壶队在经历开局两连败后,连续赢下多场比赛,逐渐找回状态。陈建新和队友也希望能在家门口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陈建新觉得,体育给了他希望,冰壶给了他“新生”,他在体育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希望能用更好的成绩报答家人,以及那些曾经给予我帮助、与我共渡难关的人。”他说。

  陈建新曾在做冬奥宣讲时说:“人生,或许就是一段段痛苦的过程连接而成。和苦难结伴而行,我们才能更加体会到幸福的美好;和苦难结伴而行,我们就会懂得更好地把握现在,珍惜拥有;和苦难结伴而行,生命或许能更加精彩。”

来源 新华网

责编 徐雪芳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