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8月底,李子树采摘基本已经结束,那几天,好多市民来李子园采摘。这几天,村东沟果园里的槟果也已经进入成熟期,同样吸引周边人前来采摘!村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近日,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芦家窑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走进位于晋蒙交界处的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芦家窑村,村周边一望无际的高粱进入收获期,整体覆盖地膜的谷子谷穗粗大,村民正忙着收高粱。近年来,芦家窑村党支部乘着时代春风,在新荣区委、郭家窑乡党委的领导下,确定了“抓党建、强班子、建制度、聚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村两委和包村干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埋头苦干,踏实奋斗整整6年,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村民收入逐年提高,全村焕发出积极向上的蓬勃生机,迎来了“蝶变重生”。
2017年之前的芦家窑村破败不堪,景象凋敝。村内树木稀疏、荒草垃圾遍地,到处破窑烂院,道路还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村东“两沟一湾”也是荒草丛生、满目萧条。然而,如今的芦家窑村可谓大变样,村民居住环境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蝶变重生”,村里的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和清运,困扰村民出行的土路、泥路被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取代,一排排砖墙红瓦的平房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2018年冬季,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冬季行动,以拆废建新、综合利用为目的,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跟进双轮驱动。芦家窑村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工作,坚持党员、两委成员带头,先后共拆除了土窑房257间、复垦出宅基地60亩。当年,大同市拆废建新综合利用推进会就是在芦家窑村进行现场观摩。通过持续整治,全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村庄道路绿化、大街小巷硬化,土墙变成了砖墙,村内的小果园建起了花栏墙,修复了古戏台,建成了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场、街心公园、文化长廊。还通过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种植了槟果、李子等经济林,现在大部分已经挂果。
2022年,新荣区政府把芦家窑村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总投资1250万元,当年实施完成了20项工程,主要是新建多功能厅、民宿农家乐康养院、槟果园管护站、公共卫生间、污水处理、自来水入户、残垣断壁土板墙的改造、“两沟一湾”蓄水工程、远程监控等。如今的芦家窑村整体上实现了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一个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的新时代农村呈现在眼前。
建设美丽富裕新农村,产业发展不可少。芦家窑村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引进和培育小杂粮、药材等,种植黄芪625亩,包括实施压条式黄芪20亩,为大辰农业发展公司提供了黄芪药茶原料,促进黄芪茶品牌的扩展;发展种植黑木耳6.6万棒,建设高标准农田2719亩。2023年,大辰公司投资100万元,实施5公里外引水灌溉技术,发展近千亩水浇地,种植滴灌土豆550亩、玉米450亩。亩产土豆可达6000斤左右、玉米1200斤左右,产量增加一倍以上。这一项目结束了该村没有水浇地的历史。芦家窑村努力开发“两沟一湾”,发展以槟果为主的经济林275亩。住在李子树园旁边的村民王金兰指着一墙之隔的果园说:“这片果树地原来是旧院和烂窑洞,村里拆迁后变成了果园。”
同时,芦家窑村高质量打造小杂粮品牌,稳步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建设。该村种植方式由分散种植变为机械种植,转变为施有机肥、农家肥,现在化肥使用量减少60%,小杂粮基地种植规模增加到3500亩,为农业龙头企业大辰公司精加工和市场运营形成品牌效应提供优质小杂粮原料。
另外,积极扶持村民发展养殖业。在存栏羊500只、牛60头的基础上,2023年增长到羊存栏1126只、牛存栏150头。村里还统一建设了牛、羊养殖场,水电路全配套,已吸纳全村63%的牛、67%的羊迁入养殖场,基本实现规模化、生态环保养殖。
村党支部书记王桃桃介绍:“村里依托多功能活动厅,建设民宿康养院、乡村农家乐、‘两沟一湾’风景区以及大辰公司小杂粮加工基地等,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夏天,注册资金2000万元,集小杂粮、药材、马铃薯等种植加工、乡村旅游、研学实践于一体的山西大辰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芦家窑村。该公司先后投资1800万元在芦家窑村流转土地、建设厂房,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整合耕地,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基地,种植黄芪和有机小杂粮,申请注册了具有山西特色的“塞北梦”“雁北道地茶粮”“芦家窑杨槟”商标,为打造特色品牌、提质增效打好了基础。王桃桃介绍,2022年,大辰公司吸收村民70人务工,村民劳务收入达到50万元,2023年预计可吸收100人务工,劳务收入预计达70万元。“两沟一湾”槟果经济林,在果园管理、浇水施肥、灭虫除草等方面可提供80多个务工岗位,可实现务工收入15万元。2023年,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增产20%,平均亩产量达到700斤,将增收14.6万元;建成的2719亩高标准农田预计增产15%,可以增收26.5万元。
如今,村民过去只靠种植业、靠天吃饭、收入微薄的状态已经改变,随着芦家窑村基础条件的改变、增收渠道的丰富、生活品质的提高,返乡村民越来越多,一个大美芦家窑村的美丽画卷已经徐徐铺开。
责编 徐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