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2月6日电题:三晋大地竞相“上新”——山西加快高质量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劲玉
“转型发展蹚新路”是山西发展的使命。料峭春寒时节,三晋大地上一批新产业、新科技、新业态展现出勃勃生机,成为山西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
专业镇带来新动能
随着数米高的模具机器不停转动,熔化的玻璃水不停地被按压成一个个精美的高脚杯,在位于山西省祁县的山西大华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火热的机械化生产线成为玻璃制造的主力军。“我们逐步把进口设备国产化,机制玻璃代替了传统手工吹制后,日出货能达到60吨,是过去的几十倍。”这家公司副总经理郝思高说。
设备研发成功后,机械替代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普通玻璃突破了无铅技术,迅速完成了行业替代;当玻璃器皿经过创新设计,很快在“轻奢”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在山西省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通过技术突破以及生产要素创新配置,玻璃器皿产业摆脱了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正在进行深度转型。
运用高科技、产生高效能,专业镇成为汇聚新质生产力的平台之一。
“吹制、描金、烤花等30余项突破性工艺引领了行业的发展,专业镇内的大华、红海、喜福来、宏力等一批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先进技术推广、市场开拓的示范点和主力军。”祁县转型综改促进中心主任张福拴说。
2022年以来,山西省立足省情实际,统筹先进制造、特色轻工、特优农业等领域,遴选出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将发展特色专业镇这种以县(市、区)为基本地理单元的集群经济形式作为打造转型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抓手。2023年,首批十大重点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2023年再新增8个省级重点专业镇。
能源转型引领新发展
当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与煤炭生产各环节深度融合,随之而来的是井下用人更少、产量更高、环境更优。再次来到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的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矿,过去黝黑的巷道现在灯火通明,井下种上了花花草草,让人心旷神怡;井上的调度室内时刻监控着井下重要生产环节并且随时准备介入,安全生产提档升级。
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5G融合通讯系统、成套智能化采掘技术装备等先进技术装备,华阳一矿正在加速推进新技术新装备与矿井安全管理、高产高效深度融合。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山西把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举措,全力推动煤炭产业与数字技术一体化融合发展,传统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视频监控系统在综采工作面实现了全覆盖,地面管理人员对井下工作面现场的变化情况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可以及时介入指导,大大提高了现场变化管理水平。”华阳一矿调度室综采四队技术员王健说。
智慧矿山是山西能源转型的缩影。目前,山西已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118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491处。有序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2503万千瓦,风光发电装机4989万千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5.8%。
专精特新闯出新气象
“你看这方方正正的一块型煤,它在硬度、热值上的表现远超国际最高标准。”在山西晋武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乔会武指着码放整齐的一排型煤说。
晋武能源过去是一家小焦化厂,小散的煤焦因为污染、能耗等问题,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加码科技、转型新材料是唯一选择。“我们用8年时间进行技术攻关,投入上亿元,研发成功后我们转型成新材料企业,并获得了‘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现在生产订单源源不断,销售额呈几何倍数增长。”乔会武说。
晋武能源是山西省许多专精特新企业转型的代表。在晋东南,老牌煤化工企业深耕光电领域打造深紫外LED芯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晋中市,一家面食加工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将传统小吃摆上商超甚至出口海外,成为年产值达6亿元的高科技企业。
加大一体推进力度,提速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2023年山西新认定22家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55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392家。
责编 赵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