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谱新篇 奋进山西赢赞誉 ——中央媒体聚焦2024年山西两会

2024年01月29日 09:57:56 | 来源:山西日报
|

山西日报记者刘聪 李瑶报道 奋进新征程,聚力谱新篇。今年省两会期间,中央媒体的目光再次聚焦山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密集关注山西,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图解、海报、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立体呈现省两会盛况、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点赞山西高质量发展。地方媒体、门户网站也纷纷转载相关报道。据统计,截至1月28日18时,中央媒体共发布省两会相关报道82篇,全网转载量1978次,阅读量超过7000万次。

能源保供再显山西担当

“煤炭产量在连续两年每年增产1亿多吨的基础上,再增产5743万吨,达到13.78亿吨……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彰显了山西担当。”1月23日,央广网“两会·‘晋’风采”栏目刊发报道《煤炭产量13.78亿吨!能源保供彰显山西担当》,点赞山西交出的亮眼成绩单。1月24日,新华社新媒体刊发稿件《山西2024年继续加大能源增产保障力度》,重点介绍了2024年山西省将继续加快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好能源保供,全力稳定煤炭产量。

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山西的重大使命任务,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央媒体推出多篇报道,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展示山西做足做好做优煤炭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煤炭大省走好“双碳”路,不仅要保供应,而且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1月25日,人民日报新媒体栏目“金台观晋”刊发报道《开局之年,山西干了啥——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近观察》,文章分析称,13.78亿吨背后,有山西能源产业不断升级做支撑,并指出,搞转型发展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立足煤电优势基础上,做好新兴产业的增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1月25日,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山西政协委员吴建光,吴建光建议,践行“双碳”目标,山西应加大城市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力度,打造“低碳城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2024年山西正前瞻布局高速飞车、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月27日,央视新闻制作短视频《迈出新步伐|从“煤老大”到新能源的“排头兵”》,聚焦山西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更展示了山西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谱写的新篇章。1月24日,央广网刊发《高速飞车助力山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山西省人大代表、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主任、高速飞车项目总设计师毛凯接受采访,就高速飞车如何加速新技术发展、加快山西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解答。

叫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集中力量打造旅游热点门户”“叫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中央媒体也纷纷从“文旅”角度切入,报道代表委员的建议,助力山西文旅出圈出彩。

1月23日,新华网制作图解《2024年山西文旅如何持续“出圈”?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聚焦2024年山西如何把旅游“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1月25日,新华社刊发《山西将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文章指出,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上文物”众多、民俗文化灿烂,要继续唱响“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加快发展文旅产业。同时,让文创为文旅“插上翅膀”。文中,山西省人大代表、大同市博物馆馆长段晓莉提出建议,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要重点打造周边服务品牌,广泛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重要课题。1月23日,中国日报刊发《探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山西方案”》,关注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从如何更好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丰富的文化遗产出发,邀请法兴寺、绛州澄泥砚、平遥古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参会代表建言献策。山西省人大代表、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建议,加强文旅人才培养,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增加文旅课程,在条件成熟的文化遗产地打造文旅人才实训基地。1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山西省两会观察:重视古建修复匠人保护传承发扬工匠技术》,重点关注古建修缮匠人,代表委员们建议,重视古建修复匠人的保护,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平台,扩大传统匠人手工艺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同日,央广网刊发《用好“北药宝库”让中医药产业“晋”显活力》,文章提出,在“康养山西”的发展理念下,中医药+养生+旅游也将成为山西文旅“破圈”的新途径。

聚焦“小切口” 服务“大民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问题始终是省两会关注的重点。我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三晋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生实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4年,省财政安排足额资金,办好15件民生实事。对此,中央媒体纷纷关注:1月24日,新华社刊发《山西:今年要办好与养老相关的3件民生实事》,今年山西省政府要办好的15件民生实事中,与养老相关的事项有3个,山西省财政将继续做好养老保障,确保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1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今年县县通高速山西“两会”发布15件民生实事》视频报道,聚焦涉及健康、养老、就业等各个方面的民生“大礼包”,“在今年实现全省‘县县通高速’,这将比规划期限整整提前1年”。

教育是民生之基。1月24日中国新闻网刊发《家庭教育、法治教育、教育管理山西省人大代表多方聚焦教育事业》,山西省人大代表、大同市平城区第十八小学校副校长李媛接受采访,她表示推动山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始终的追求。1月26日,新华社推出地方两会观察《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从地方两会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山西不少中小学校在保障“课间十分钟”方面增投入、出实招,山西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实验小学校长史凤山介绍,该校在教学楼楼顶围上护栏网、打造“小型植物园”,学生可以在课间观赏种植植物、放松身心。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1月27日,中国新闻网刊发《山西两会观察: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高技能人才》,山西省人大代表、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刘奇表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培育高技能人才则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针对人才培育的话题,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拉挺工罗琴琴建议,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重视、关心、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才能为山西智能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责编 赵蒙蒙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