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放下手机,你做到了吗

2023年08月26日 11:34:04 | 来源:运城晚报
|

假期,许多孩子脱离了学校的监管,与家长频频上演“手机争夺战”,上网时间大大增加。很多家长担忧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伤害,再者,长时间上网极易使青少年成瘾,导致对身边事物漠不关心、厌学等情况发生。近日,记者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查采访,引导家长处理好孩子与电子媒介的关系。

现象:

孩子两岁半会刷短视频

“孩子出生便能接触到手机、平板,现在已经会自己刷短视频了。”一位家长谈到自己刚两岁半的女儿时告诉记者。如今,像这样过早地接触电子产品的例子并不鲜见。以“00后”为代表的新时代青少年出生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尽管父母有意识地避免让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但完全不接触是不现实的。孩子即将升入六年级的戈女士表示:“现在学校的很多作业都需要网上提交,听网课也需要平板,想要让他不接触电子产品完全不可能。”

由于青少年的自控力较弱,容易被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吸引,“陷入”手机短视频和网络游戏中,一些家长对此非常担忧。一位父亲表示,7岁的女儿经常能刷到网上直播,孩子不由地会模仿直播中一些夸张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这位父亲表示,网络上一些灾难图片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他也会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这些。

盐湖区居民李先生的女儿即将升入高三,他表示:“孩子放假的时间大部分都被手机‘偷’走了,假期没有起到休息的作用,以致孩子更疲惫了。”

“有时候我们也很苦恼,太严厉,孩子会反抗,不管的话,孩子又没有节制。”戈女士表示。

办法:

让孩子身心动起来

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面对网络的诱惑,解决问题的关键更在于“疏”,而非一味地“堵”。如何培养孩子正确使用电子媒介的习惯?走访中,一些家长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管理游戏时间,善用儿童模式。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一定限制,既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使用习惯,也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为了减少孩子熬夜玩手机的情况,闻喜的王先生说:“我一般会和孩子商量好,晚上10点前把手机上交,然后第二天早上再给他。”王先生表示,提前和孩子商量好游戏时间,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盐湖区的张女士则表示更关注孩子上网时接触到的内容,“一般我会打开App的儿童模式,这样避免了不适合的内容推送,同时我也会专门下载一些适合儿童学习的软件,利用好网络优质资源”。

拓展兴趣爱好,增加户外活动。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张女士说:“我觉得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我平时在家就尽量控制自己不看手机,以身作则。而我在看书的话,孩子也会跟着看书。”除言传身教外,一些家长也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在音体美方面的兴趣。

“我想让孩子喜欢上一门乐器或者运动,而不是在刷短视频中得到瞬时快感。”一位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家长表示,让孩子走进户外,让孩子身心动起来,可以很大程度抵抗手机的诱惑。

关爱孩子,增进沟通。2022年,国外一项关于屏幕使用与儿童情商的研究指出,儿童的屏幕使用与自身情商没有显著关系,但是当孩子在场的情况下,父母频繁使用移动设备会使孩子情商更低;而父母在孩子使用媒体时参与情绪调节,会让孩子的情商水平更高。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干预非常重要。

孩子即将上高中的孙女士说:“不单单是玩手机,很多事情我都会和孩子沟通。我发现尊重孩子的同时,孩子也会耐心听取我的建议,这样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争执。”

培养孩子判断力,确立是非观。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对于辨别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拒绝成为“信息的奴隶”首先需要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同时需要家长的引导。万荣县第二中学的张老师表示:“平时我有意识地拓宽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去阅读和实践,而不是单一地依赖某一种媒介,避免形成信息茧房,也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断。”

关注:

农村儿童手机依赖更严重

有研究表明,儿童对手机的依赖问题在乡村地区更为严峻。团中央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存在城乡差异,农村未成年网民上网设备相对单一、长时间上网情况更突出、使用休闲娱乐类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学习资讯类应用比例较低。

采访中,一位高中教师表示:“因为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假期中使用手机会更缺乏约束。”因此,除了家庭监管外,降低儿童手机依赖还需要社会多方力量。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持续净化网络生态。

有专家建议,村“两委”在假期可以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学校方面,可以将媒介使用和媒介素养纳入相关课程,提高孩子自控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责编 徐雪芳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